-
【岳麓区招商】上海市湖南商会率20余家企业考察长沙 大科城科创产业集聚效应凸显
长沙市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(简称“大科城”)迎来新一轮招商引资热潮。上海市湖南商会组织20余家知名企业赴长沙考察,重点对接岳麓·中建智慧谷等科创载体合作,探讨人工智能、电子信息等产业落地事宜。此次考察标志着湘沪经贸合作持续深化,大科城作为科技创新高地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。 一、沪湘经贸合作助推产业资源对接 上海市湖南商会此次率考察团涵盖三湘投资控股等20余家优质企业,重点调研大科城核心区产业发展规划。商会累计已组织超千家会员企业赴湖南省考察,形成跨区域产业协同机制。岳麓区政府与中建国际投资联合打造的"岳麓·中建智慧谷"成为焦点,该项目总规划面积约1万平方米的申湘创业园,定位为长三角产业转移承接示范基地。 二、大科城科创载体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岳麓·中建智慧谷项目分东西两区推进,其中科创东区申湘创业园已完成主体建设,具备企业入驻条件。园区重点布局人工智能、移动互联、设计创意等新兴产业,配套出台专项扶持政策。考察期间,企业代表实地查看园区硬件设施,详细了解人才引进、科技成果转化等配套服务体系。 三、重点产业领域达成合作意向 考察团企业与岳麓区就多个领域达成初步合作共识:人工智能方向聚焦智能装备研发中心建设;电子信息领域探讨芯片设计实验室落地;现代服务业计划引入区域总部机构。申湘创业园明确年内引进20至30家企业的目标,将通过"一事一议"机制提供定制化支持。 四、长效机制保障项目落地见效 岳麓区建立专班跟进机制,为考察企业提供全周期服务:设立专项产业基金支持科技成果转化,完善"人才公寓+教育医疗"配套体系,优化"一网通办"行政审批流程。大科城管委会同步启动产业链招商计划,重点对接长三角、珠三角创新资源,持续提升科创产业承载力。 此次考察活动凸显大科城在湖南省科技创新布局中的核心地位。随着湘沪合作深入推进,岳麓区以产业链精准招商为抓手,正加速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产业生态圈。
2025-07-11
-
长沙岳麓山实验室建设启动 引领种业创新高地发展
长沙市迎来战略性发展机遇,随着岳麓山实验室建设项目的开工,在招商引资领域取得重大突破。该项目对标国家实验室,旨在打造国内顶尖、世界一流的种业实验室,构建生物育种科学高地、技术创新中心、品种培育基地和人才聚集平台,以“总部+基地+网络”模式辐射全国。湖南省长沙市作为核心载体,将推动种业产业链深度融合,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力。 一、项目核心目标与总体布局 岳麓山实验室以“建设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种业实验室”为宗旨,明确四大高地目标:生物育种科学研究高地、种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高地、重大战略品种培育高地、高水平种业创新人才聚集高地。依据“12356”总体思路布局,该项目系统规划为一个实验室总部,统筹种植与养殖两大领域,面向动物、植物、微生物三大种业体系。布局上覆盖东、南、西、北、中五大区域,聚焦驯化、选育、杂交育种、分子育种和设计育种五种育种方式,并落实安全、发展、品种、育种、推广和产业化六大任务。这一结构强化了种业全链条创新,确保了科技资源的高效整合。 二、总部建设与空间分布 岳麓山实验室总部设置在湖南省长沙市,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农大农科院片区、隆平片区、林大林科院片区、岳麓山大科城四大核心区域。总部采用“总部+基地+网络”模式,构建覆盖全国的种业科技创新体系,通过多点协同实现技术扩散和产业化应用。农大农科院片区聚焦种植领域技术研发,隆平片区强化杂交育种和品种培育,林大林科院片区专注于微生物资源开发,岳麓山大科城片区则承担产学研融合功能。这种分区设计优化了资源利用,提升了整体科研效率。 三、招商引资与战略合作 湖南省长沙市在岳麓山实验室建设中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,吸引多領域资本和合作伙伴参与。该项目通过政府引导基金和社会投资结合,引入高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建基地网络,推动种业技术转化和产业化。招商引资策略强调开放合作,促进国内外种业创新资源对接,确保项目稳健推进。长沙市作为承办主体,强化政策支持和园区服务,为种业科技成果推广提供保障,形成了多层次合作生态。 四、创新影响与社会效益 岳麓山实验室开工事件发生在2022年,标志着种业振兴战略的重大进展。该项目将辐射带动全国种业科技创新,通过五大育种方式推动品种升级,提升农业产业链韧性。在安全保障方面,聚焦粮食安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;在产业化层面,促进推广网络覆盖,助力农业高效发展。预期效益包括加速生物育种成果应用、培养高层次人才队伍,并服务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。湖南省长沙市以此为契机,巩固在全球种业竞争中的核心地位。
2025-07-02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